有的地方在追回被套取或挪用资金的同时,还处理了有关责任人员。
从日前召开的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贵州牢固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理念,坚持把石漠化治理作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治水与固土并重,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和石漠化治理、森林植被恢复等项目,完成了一批城郊、通道绿化和景点、景区的绿化、美化任务。继续实施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工程,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100平方公里。
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珠防二期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由于地处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贵州省近年来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森林覆盖率每年都以一个百分点的数量递增,目前达到39%以上,比改革开放之初提高了27%左右,增幅名列全国第一。2010年,贵州将继续扎实推进5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抓好《贵州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落实,加强试点工程实施的检查,做好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的提炼和试点工程的监测。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130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5.46%,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阿纳年科夫指出,谈判时下正在进行之中。
据媒体早些时候报道说,萨哈林-1项目的股东们曾反对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售该项目的天然气,原因是俄罗斯国内市场价格太低,国际财团曾尝试按市场价格出口萨哈林-1项目所产的天然气,但是,最后未能找到买主。据俄罗斯媒体12月28日符拉迪沃斯托克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管理委员会副主席亚历山大·阿纳年科夫今天在这里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2010年将能与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达成一项从萨哈林-1项目购买天然气的协议。中国对世界承诺森林增长的目标提前两年实现,在以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中赢得了主动。
第三,发展木本粮油不仅能增加碳汇,也是维护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全球森林资源继续呈减少趋势的情况下,亚太地区森林面积之所以出现了净增长,主要就是由于中国森林资源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其他国家森林资源减少的结果。要看到,低碳经济的理念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要求,在本质上和内涵上是一致的,与中国现有政策体系是相符合的。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发了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的文章《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途径》,文章指出,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所在,发展林业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佳途径。
第一,木材、钢铁、水泥是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世界公认的三大传统原材料。可以预见,未来10年是我国低碳行业发展的黄金期。
文章称,在此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林业代表团用自己的声音向世界传递出积极的信号——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通过发展和保护森林,固定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减缓气候变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亮点。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现代林业建设的推进,森林面积和森林质量将大幅度提高,中国林权交易所的成立将带动林权和碳汇交易的启动,木材价格、林产品价格也将提升,加上国家对林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必将为碳汇林业和林业低碳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空间。从中国碳减排承诺的力度来看,此次会议也将成为我国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和发展低碳经济、碳汇林业的契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目前仍没有承担减排义务,但一直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尤其是把发展林业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途径。
第二,森林是一种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而且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的特点。文章强调,中国要抢占未来国际经济竞争制高点,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坚定不移地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是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所在
盘江煤电集团公司董事长张仕和在签约仪式上说,这是盘江煤电继在清镇市投资水泥项目、在金阳新区建设技术研发中心之后,在贵阳市的又一重大投资,希望能为贵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翟彦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盘江煤电装备制造项目落户小河区表示祝贺。
市委副书记李涛、副市长翟彦出席签约仪式。该项目的落户,对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向小孟工业园聚集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项目是小孟工业园启动建设以来投资最大的装备制造项目。他说,盘江煤电装备制造业项目入驻小河区,是对贵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持。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是由原盘江矿务局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企业,始建于1966年,现已发展成为以煤炭生产、洗选加工为主,融发电、资本营运、铁合金、煤矿装备制造等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煤炭工业企业,是我省省属净资产规模最大的企业。12月26日,小河区与盘江煤电集团就盘江煤电装备制造项目正式签订投资协议。项目预计2012年建成投产,年产值将不低于22亿元。贵阳市将全力为项目的落地、发展做好服务,小河区也将为该项目提供好保姆式服务,相信双方的合作将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盘江煤电拟投资17亿元新征用地1000亩,在小孟工业园内建设以生产高科技含量的变频器、变频电动机、调速器、煤矿运输设备,以及具有防爆性能的大吨位电机车、皮带式输送机等为主的装备制造项目盘江煤电集团公司董事长张仕和在签约仪式上说,这是盘江煤电继在清镇市投资水泥项目、在金阳新区建设技术研发中心之后,在贵阳市的又一重大投资,希望能为贵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项目预计2012年建成投产,年产值将不低于22亿元。贵阳市将全力为项目的落地、发展做好服务,小河区也将为该项目提供好保姆式服务,相信双方的合作将取得圆满成功。
他说,盘江煤电装备制造业项目入驻小河区,是对贵阳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持。此次盘江煤电拟投资17亿元新征用地1000亩,在小孟工业园内建设以生产高科技含量的变频器、变频电动机、调速器、煤矿运输设备,以及具有防爆性能的大吨位电机车、皮带式输送机等为主的装备制造项目。
该项目的落户,对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向小孟工业园聚集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2月26日,小河区与盘江煤电集团就盘江煤电装备制造项目正式签订投资协议。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是由原盘江矿务局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企业,始建于1966年,现已发展成为以煤炭生产、洗选加工为主,融发电、资本营运、铁合金、煤矿装备制造等为一体的特大型国有煤炭工业企业,是我省省属净资产规模最大的企业。翟彦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盘江煤电装备制造项目落户小河区表示祝贺。
市委副书记李涛、副市长翟彦出席签约仪式。该项目是小孟工业园启动建设以来投资最大的装备制造项目
到2012年,山东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400万千瓦以上,占电力装机的比重超过5%,新能源产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其中,3年新增风电装机规模220万千瓦,新增太阳能集热面积1200万平方米,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达到8万辆,在当年新车中所占比重达到6%以上。
对利用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对利用垃圾(包括焚烧和填埋气)、沼气、海洋能和地热能发电项目都将给予适当价格补贴。在价格扶持方面,山东省提出2010年-2012年风电上网电价在积极落实国家补贴电价的基础上,将再给予适当补贴,原则上按照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7元的标准执行。
山东省提出,通过3年扶持使新能源产业规模明显扩大,特别是在风电、光伏、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和核电设备制造等方面有大的突破,成为山东战略新兴产业。另外山东省还将通过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实行优惠的土地政策、实行税费优惠政策、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产品、完善电网接入系统等措施和优惠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山东省近日出台《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将重点发展沿海风电产业、高端风电装备制造业、生物质能发电产业以及太阳能光热光伏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山东省近日提出,将通过资金扶持、价格扶持、土地优惠政策、税费优惠等7大扶持政策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到2012年,新能源实现替代常规能源1200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4%。
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山东提出7大扶持政策。其中在资金扶持方面,山东省表示,从2010年到2012年,每年省级财政安排2亿元、省基建基金安排2亿元,3年共筹集12亿元设立省级新能源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形式,支持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
对利用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对利用垃圾(包括焚烧和填埋气)、沼气、海洋能和地热能发电项目都将给予适当价格补贴。山东省近日提出,将通过资金扶持、价格扶持、土地优惠政策、税费优惠等7大扶持政策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到2012年,新能源实现替代常规能源1200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4%。
到2012年,山东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400万千瓦以上,占电力装机的比重超过5%,新能源产业增加值突破700亿元。为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山东提出7大扶持政策。